逛家具城时总忍不住感慨,现在的家具样式和20年前真是天差地别。
前两天翻老照片,看到家里那台红漆脸盆架,突然想起小时候蹲在架子前洗脸的场景——那时候谁家没个脸盆架?
木头的、铁的,往墙角一放,两个搪瓷盆一摆,就是全家的“洗脸中心”。
可现在呢?
别说年轻人,连我这中年人都快记不清它长啥样了,早被陶瓷台盆、岩板一体盆取代得干干净净。
还有樟木箱,我结婚那会儿,家里长辈特意翻出压箱底的老物件,说“放点换季衣服,防虫又防潮”。
结果用了两年就发现,这玩意儿占地方不说,取衣服还得搬凳子爬高,哪有现在的真空收纳袋方便?
往床底一塞,抽完真空薄得像张纸,省出的空间都够多放两双鞋了。
大衣柜的变化更明显。
20年前谁家不是摆个1米8宽的大木柜?
我家那台还是爸妈结婚时的“大件”,雕着牡丹花纹,看着气派,可实际用起来憋屈——挂不了长裙子,叠衣服的格子又浅,一关门就乱成一团。现在谁还买这种“傻大粗”?
定制衣柜能贴着墙面做,顶到天花板,连墙角都利用上了,分区明确,找件衣服一目了然。
躺椅这东西,我记得小时候爷爷总躺在上面打盹,竹编的椅面,一摇吱呀响。
可现在住楼房,客厅就那么大点地方,摆个躺椅占半面墙,哪有三人沙发实在?
往那一坐,全家能挤着看电视,来客人也有地儿坐。
就算想躺,贝壳沙发、懒人沙发往地上一放,软乎又不占地,谁还惦记老躺椅?
最感慨的是落地箱体床。
以前觉得床底能塞冬被、旧鞋,多实用!
结果用久了才发现,床垫一掀开全是灰,扫都扫不干净。
现在家里换了排骨架床,床底留15公分空隙,扫地机器人钻进去转两圈,比自己弯腰擦还干净。
有时候蹲在地上看机器人“工作”,就想:这哪是换床,分明是换了种生活方式啊。
时代变了,家具也跟着变。
以前追求“结实耐用”,现在更看重“好用顺手”。
那些被淘汰的老家具,不是不好,只是跟不上现在的生活节奏了。
就像我们小时候玩的跳皮筋、拍洋画,现在的孩子可能听都没听说过,但谁能说它们没承载过一代人的记忆?
不过话说回来,要是现在装修,我肯定不会再买这些“老古董”——不是不念旧,是真不如新家具省心。
但偶尔翻到老照片,看看那些曾经熟悉的家具,还是会想起当年的日子,暖乎乎的。
悦来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